实践中,“以借为名”的诈骗行为与借款到期后无法及时偿还的民间借贷行为均以借款理由存在虚假因素而呈现出竞合形态,由此使得司法机关对此种类型民间借贷的处理存在着刑、民交织的争议。由于“以借为名”的诈骗行为常常发生于熟人、朋友之间,司法实践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往往秉持审慎的态度,尽量以民事借贷法律关系处理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纠纷,因而当刑法介入上述法律关系时,应当把握好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的界限,防止刑事法网过度介入民事法律关系中。
查看更多 >2023/01
“好友”发来一条短信,10万块钱没了,“老婆”要“爱的小红包”,发后即被拉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都是冒充熟人、亲友诈骗的套路,换上“熟人”“亲友”的微信头像,昵称求转账……,这种诈骗手法实在是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再加上大家防骗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在微信上遇到好友“借钱”,已经越来越谨慎了。但是!如果对方给你发来几秒钟的语音,内容是“我是某某某”“是我本人”,而声音也确实是好友本人,你会不会就此放松警惕呢?多地现“我是本人”骗局最近,孙女士的微信好友接连收到“孙女士”向他们借钱的消息,
查看更多 >2023/01
2023年春节转眼就到初七,大家都进入了新一年的奋斗,而骗子们也开始了新的套路,快来一起看一看近期高发骗局!!!网络赌博诈骗年初五迎财神,不少朋友在朋友圈里,许下了2023年“一夜暴富”的愿望,然而却有朋友,把“暴富”的愿望寄托在了网络赌博上1月21日,莆心湖L先生1月20日晚,住在莆心湖的L先生添加了一个陌生的账户,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高赔率来钱快”……一连串广告词对L先生产生了吸引力。当晚,L先生就在下载的APP上注册了账号,开始试玩。一开始,他还小心翼翼,但在几次中奖后,L先生的起投数额
查看更多 >2023/01
缺钱,没钱,急用钱面对各种贷款电话和APP内贷款广告不少人动了网络贷款的心!那么,真的就如广告所说的无抵押,低利率,快放款吗?本想贷款,最后反被骗!居民李先生在工作时,接到一个0085开头自称办理贷款业务的境外电话,正巧,最近李先生正因临近年关且家中有事对资金有一定需求,便欣然添加对方一个昵称为”郑嫦娥“的企业微信。添加后,对方给李先生发送了一个域名皆为乱码的网站,上边附带名为“京京一站通微信”的APP下载链接,李先生毫不迟疑点击下载。下载后根据软件页面要求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
查看更多 >2023/0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实施30年来的又一次“大修”。经过修订,新法由过去的9章61条增至10章86条,针对当前结婚生育、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出了积极回应。那么,此次修订有哪些亮点?与过去相比,又有哪些区别和改变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它的九大亮点吧~亮点一 生育手术须经妇女本人同意生活中,一些医院在实施生育手术或其他与妇女相关的特殊医疗行为时,通常将丈夫或者妇女的其他亲属列为
查看更多 >2023/01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